地方文化
当前位置 : 首页 >地方人文 > 地方文化 > 正文

侨乡的桥,潮汕的故事

时间:2023-07-25 16:26:41       点击:
更多

桥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。桥方便人们出行交通,也是座漂亮建筑,一道亮丽风景线。中国是桥的故乡,自古就有“桥的国度”之称。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,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,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。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,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,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。不论是最古老还是最现代的桥,它们的身上都有着自己的故事,这些故事在老人们绘声绘色的讲述中,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。

据现存资料的考证,潮汕最古老的桥是潮州的太平桥,始建于北宋前期,1987年被发现。潮汕旧时代最著名的桥无疑是潮州湘子桥,揭阳仙桥、揭阳城西古桥钓鳌桥、潮阳和平桥等等,都是旧时潮汕名桥。共和国成立以后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潮汕大地又兴建起汕头海湾大桥、汕头礐石大桥、榕江大桥、濠江大桥、潮州大桥、饶平黄冈大桥、揭阳北江大桥、澄海莲阳桥、南澳大桥等等。一座桥就是一个建设成就,就是一种民心工程,就有一个个生动故事。

湘子桥也叫广济桥,建于宋乾道七年(1171年),是“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”,与福建泉州洛阳桥、河北赵州桥、北京卢沟桥并称古代中国四大桥。韩江是潮汕最大的河流,水深、流急,江面宽,不仅给老百姓出行带来诸多不便,且经常河水泛滥,危害百姓。

图片

顾名思义,湘子桥是因韩湘子而得名,广济桥是因广济和尚而得名。潮汕民间流传,湘子桥是韩湘子与广济和尚共建的,是仙佛共同给力的产物。

传说当年建桥需要大量的石料,西岸有佛法高深的广济和尚帮忙,东岸则有韩文公的侄女、八仙之一的韩湘子主持,其余七仙也协力相帮。广济和尚把石变成羊,将羊群驱赶到江边再复原成石头;八仙则请黄巾力士协助,腾云驾雾将石头送抵东岸。

一个在江边游玩的小孩,见到羊变成石,大声地叫起来:“好奇怪,这里的石头原来是羊变的!”这一叫泄破了佛法,广济和尚再不能驱羊为石了。东边的黄巾力士怕泄露仙机,也停止了云雾驱石。

后来东西两岸的建桥工人,用这些石头垒砌桥墩和铺设桥面,刚好东西两边各建成十二座桥墩和铺好桥面,但中间还差一大段,全桥不能合龙。韩湘子见状,就解下腰带抛出,这腰带变成一条仙藤,将两边末端的桥墩连接起来,接着在江面上出现十八罗汉,每一尊罗汉驾着一只小船,在江面上穿梭而来,抵达江心,将这十八只木船系结在仙藤上。造桥工人在小船间铺上木板,安上护栏,成为一段浮桥,全桥就贯通了。为纪念帮助建桥的仙佛,潮州人称韩江大桥为湘子桥,也称为广济桥。

湘子桥建成后,用生铁铸成两只钅生牛,安装在连接浮桥两端的桥墩上,用来镇流。这两只钅生牛在江上长期吸食日月之精华,年久成精,常常吃食桥上行人的身影,被吸去身影的人,回到家里就失魂落魄死去。这事被太白金星查知,就上奏玉皇大帝,玉皇大帝派遣雷公除妖,在一次狂风暴雨交作时,雷公发雷击中西边那一只钅生牛,这钅生牛精随即被击死,并折掉一边角。东边那只钅生牛见情况不妙,赶忙溜下江底,逃得无影无踪,

从此之后,就再也没有被钅生牛精吃去人影的事发生了。因此潮州有这样的民谣:“韩江湘桥真风流,十八梭船廿四洲,二只钅生牛一只死,一只溜”。

图片

广济桥奇特之处在于,桥分三个部分,靠近东西两岸的桥段(古称东洲、西洲)都是筑有墩柱的固定梁桥,中段近一百米宽度的河道却不设桥墩,而是由许多船只在水面上缀连成浮桥,每遇洪水或有通船需要时,可拆解绳索,移走浮舟(当地称为“梭船”),让出航道,过后又可重新闭合。远在一千年前能建成这座规模宏伟的大桥,确实是潮人值得骄傲的大事,并由此促进了潮州的经济发展与繁荣。潮州人将桥称为湘子桥、广济桥,是对韩湘子与广济和尚纪念与感激。

和平桥最早称蚝坪桥,是潮阳最长的古桥,位于练江下游,是横跨练江南北岸的古桥。和平桥是潮阳古八景之一,有着“虹桥跨练”的美称。古时,和平地临海滨,练江蜿蜒而来,从这里注入海门湾,波涌浪翻,水势浩浩。

和平桥就横卧在这滔滔江面上,宛如彩虹飞落。和平桥系宋宣和二年高僧大峰禅师倡建,记载着800多年前大峰祖师的济世善行。大峰禅师原名林灵噩,浙江温州人,宋绍圣二年中进士,曾任绍兴知县。林灵噩学识渊博,精通医学、建筑,因不满朝政,弃官为僧,在潮阳蚝坪乡(今和平镇)灵泉寺当住持僧,自号大峰和尚。大峰和尚经常为当地民众施医赠药。传说,大峰从闽云游来潮,居练江岸边庵寺,一日化缘归来,天色已晚,对岸渡伯不肯摆渡,大峰便打开纸伞当舟,运载待渡小孩和自己过江。为便利来往村民,大峰发愿造桥。他四处募捐,筹集木石钱粮,还亲手绘就大桥设计图纸,亲赴福建聘来建桥名匠。将要动工时,大峰牒告城隍水府,潮水竟七日不至。这些传说,反映了人民对这们有所建树的僧人的颂扬。

宋建炎元年(1127),蚝坪桥建成,筑成16孔,练江两岸变通途。绍兴二十三年(1153)乡人蔡谆捐资续建枕岸2孔,全桥19孔(含引桥1孔),长32.6丈,宽9尺。潮汕民间流传着大峰祖师建造蚝坪桥的传奇故事。

据说,大峰祖师是浙江温州人氏,考中进士后,当过县令,后不满官场的黑暗,辞官落发为僧,遁人空门,法号“大峰”。大峰禅师,云游四方,广施善缘。他游缘至潮阳蚝坪乡(今和平镇)时,年已八旬,见牡丹山山麓山川灵秀,一派安祥庄穆,于是结庐此地,后人不断地修建完善,终成如今的灵泉寺。

大峰祖师刚到蚝坪乡时,此地已经几个月没有下雨,旱情严重,土地龟裂,田里的庄稼因缺水而干枯。旱魔带来的灾害令当地民众活不下去,还有官府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,加上时疫流行,哀鸿遍野,万户萧疏。大峰在练江“狮尾石”,设坛为民祈福。为了救治染上时疫的民众,大峰祖师翻山越岭终于找到配制草药的“灵泉水”。

练江两岸民众过河靠渡船,往来十分不便,尤其碰到风灾洪汛,常常有人翻船被河水吞没。大峰乃至萌发了建桥福荫众生的善念。于是,他四处奔波,不辞劳苦,为建桥筹集资金。

一天,他来到石尾岐,到一老妪家布施,老妪诚恳地对祖师说:“听说师父要建桥,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。可是无奈贫妇家徒四壁,实在拿不出东西来捐,清师父见谅。”大峰祖师看着老妪身后的一块大石头,说:“施主家的这块石头简直就像一面灶橱。”老妪有些自嘲地说:“师父,那能不能捐这块石头呢?”大峰祖师说道:“施主心诚则灵,这块灶橱石肯定能派上用场的。”

谁知这灶橱石竟是石母,会生出许多石仔来作为建桥的材料。大峰祖师带着募款亲自到福建购些建桥的木材。大峰这一去,数年没有半点音讯,大家都以为受丁欺骗。后来大峰终于回来了,但他是空手回来的。有人间:“师父,你不是到福建购木材吗?”“你们看。”大峰从身上解开行囊,人们看到里面都是些小松针,有些不解。

大峰祖师拿起—把松针,嘴里念念有词,然后将手里的松针往空中一扬。人们看见那些松针在空中划过了闪闪发亮的弧线,又纷纷地落到了地上,—瞬间,这些小松针变成了一片松树林。接着,大峰向远处—指,只见几百个壮汉正哼着号子,抬着一根义一根的长石条向建桥工地走来。

原来,大峰祖师为厂筹建桥梁,赴闽数载费尽了千辛万苦。他带着徒儿到福建购买建桥的石材。徒儿尘心未断,看见款项数目巨大,起了贪心,在福建一个小山村趁着夜深大峰打坐冥想之际携巨款潜逃。

大峰左等右等不见徒儿归来,心急如焚。本来商家的石材已经准备好了,只等着交钱就可返程。第二天,大峰祖师交不出购石材的钱,只得要求商家给他时间,另筹款项。大峰并没有气馁,他继续走着化缘的艰辛路程。他所到之处都是穷山村,还遇到了时疫。大峰为当地人治病,救了许多人的生命。大峰的医术医德出了名。大家知道这位禅师的徒儿卷款逃走的事情后,纷纷解囊相助,但数目还差得很远。

—天,大峰祖师正给人看病,一位衣衫褴褛的人扑通—声跪倒在大峰祖师的脚下。大峰扶起眼前半边脸颊裹着布的人,一看原来正是那个佛门败类的徒儿。徒儿哭泣着久久不肯起来,请求师父原谅他。

在徒儿的哭诉中,大峰祖师得知徒儿偷款逃跑,大路不敢走,走小道。不料在路上遇见劫匪,钱财抢占不说,还失上了—只耳朵,大家部说这个徒儿已经没有面目回到大峰身边了。大峰却宽宏大量地收纳这个缺了耳朵的回头浪子,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:“天作孽,犹可违;自作孽,不可活啊!”

过几天,—伙人抬着—个病得奄奄一息的人找到大峰,叫大峰一定救病人的命,多少钱都无所谓。徒儿一看这些人,就几乎叫出声来。原来,这伙人就是抢劫徒儿钱款的匪徒。大峰祖师不动声色,尽心尽力将这个山大王从死亡线上救了过来。这些土匪为感激大峰祖师的救命之恩,将抢来的募款一分不少地还给大峰祖师,并帮助运送石材回潮汕。

石材运回潮阳,石条尺寸短了些,无法架接墩头。大峰祖师跟建桥工苦思苦想,废寝忘食,都想不出个好办法。玉皇大帝被大峰祖师的精神所感动,派遣七位仙女下凡帮助他们,她们化作七个乞丐,脱下草鞋在石材上敲去了鞋上的泥土,然后,变成七只白鹤飞向蓝天。过后,人们发现那些石材都变长了,刚刚好架接住了两头的墩头。

图片

大峰祖师足迹所到之处广布爱心,以自己的泱泱慈怀,浩浩正气,实践了佛道普渡众生的教义。大峰祖师圆寂后,当地乡民为报答其建桥功德,塑像奉祀,尊为潮汕慈善事业的开山祖,这便是“大峰祖师”的由来。他的灵骨安葬的雄狮山,已成为名闻遐迩的“大峰风景区”。大峰祖师以其济世情怀深为后人景仰,更是开启了潮汕慈善传统。为报答大峰建桥公德,潮汕人民建起了潮汕第一座善堂——报德堂。无庸置疑,潮汕慈善文化之所以能茁壮成长、蔚然成荫,很大程度上肇因于大峰祖师播下的慈善种子。

建造蚝坪桥是大峰祖师,将蚝坪桥改称和平桥的是民族英雄文天祥。

相传,文天祥在蚝坪时,女儿监娘曾出宋营在大树下练习剑法,回营时,挂在树上的玉扇忘记取回。乡人拾得玉扇后,将其悬挂于寨门前,好久没人冒领。后来有人认出是贵重之物,揣度应是宋帅所失,便郑重地赴宋营交还原主。文天祥感慨当地百姓“人存厚德,地气和平”,遂取谐音,挥毫将蚝坪改为“和平里”。

图片

如今,文天祥题书的“和平里”碑(落款“宋庐陵文山文天祥题”),与“和平桥”(宋代高僧大峰建)碑,并列矗立在和平古桥头,“书法厚重奇伟,非公不能作,审为真迹”(丘逢甲语)。在丘逢甲看来,文天祥题写“和平里”,还赋有更深层意义的“和平”,那就是“何时和平真慰愿,五洲一统胡尘无”!

民国18年(1929)广汕公路通车后成为公路桥。民国22年桥面改造成钢筋混泥土,宽扩至6米。1979年新和平桥筑成通车后,成为人行道。

潮阳铜盂有座横窖桥,古时候这桥很小,因为桥头有对石麒麟,人们称它为“麒麟桥”。当地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。 

相传,这对石麒麟因得天地日月星辰之气,居然有了灵性。有人说某乡失火,石麒麟曾飞往救灾,有人说客商夜里过桥遇盗,是麒麟出来解救。但是,真正看见麒麟活动的,传说是宋朝民族英雄文天祥。 

那时候,文丞相率兵抗元来到潮阳,驻兵于和平里。将军邹凤、监簿刘子俊引兵来会文丞相,潮阳的肖御疾等又踊跃参加宋军,于是,文丞相的队伍越来越大,在和平里打了个胜仗,生擒汉奸刘兴,将刘兴处斩于和平里,这一胜利人心大快,军威大振。 

可惜的是另一个汉奸陈懿逃走了。陈懿甘心为敌人鹰犬,引狼入室,带着重金到福建漳州贿赂张弘范,怂恿张弘范带重兵从水路直逼潮阳,扬言要活捉文天祥。 

文丞相在和平里闻报,考虑自己虽有一定兵力,但与张弘范军队相比,力量悬殊,便毅然决定从小路向海丰县方向撤退,以保存实力,与敌人战斗到底。 

文天祥带着大队人马来到横窖桥时,已是夜黑。只见邹凤将军驰马前来禀报:“禀丞相,前面有一桥,桥面不宽桥墩不牢。” 

“啊!这大队人马如何过得?”“以末将之见,速命人加固桥墩,加宽桥面。” 

“这,岂不贻误战机?”文丞相沉吟片刻,便挽马辔说道:“待我上前看来!” 

文丞相策马来到桥边,一望果然如邹凤将军所报,桥面窄,于是便皱眉沉思,突然,只听得文丞相喊道:“你们看见了吗,桥头的石麒麟好象会活动呢。”将士们没有看见石麒麟活动,以为文丞相是在作梦。 

一位士兵大胆上前跪禀道:“禀丞相,小的是邻近乡里之人,曾听传闻,石麒麟身有灵性,曾经为人解救危难。或许此时为丞相丹心报国的精诚所感动也未可知。” 

“哦,原来这样!”文丞相翻身下马,来到石麒麟面前,作揖道:“履善(天祥之字)为力扶宋室,免使神州践踏于元兵铁蹄之下,今日率兵至此,倘麒麟有灵,请护兵马过桥,日后自当奏明圣上封赏。” 

说也奇怪,文丞相话音刚落,石麒麟便双双点头,表示允诺。于是文丞相跃身上马,鞭梢一指,三军踊跃过桥。石麒麟对每位过桥将士频频点头,鼓励他们大胆过桥。直到全部兵马都过完,桥仍不倒呢!

后人为了纪念石麒麟,便把横窖桥改为“麒麟桥”。 

澄海上华上坑村有一块石碑,碑上题“接龙桥”三字。龙是古代对天子的尊称,这说明这条桥与皇帝有关。的确,接龙桥源自宋帝昺的传说。

图片

南宋末年,宋帝昺君臣被元兵所追赶,来到上华上坑村,那时刚好天降大雨,宋帝昺慌忙躲入竹林中避雨。那竹子仿佛通了灵性似的,竹叶全都收拢起来,成了一片竹叶棚,使君臣一行不致于淋湿,帝昺龙心大悦。

不一会儿,雨过天晴,君臣继续赶路。可是,前面有一条大河阻住了去路,找不见船只,不知如何是好。宋帝昺长叹:“难道此是绝路么?”话未说完,天上降下一道彩虹横架河上。帝昺十分高兴,赶忙过河,并立碑,赐桥名为“天义桥”。元兵赶到,把碑给砸了。后来,百姓又在桥边竖了一块石碑,上面书着“接龙桥”三个大字。

无论官府还是民间,建桥主要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,但往往也是为了纪念某一事件或某一人物而建的。澄海盐灶有一座桥,叫做“拍铳桥”,就是为了纪念好心人林宗伯而建的。

相传清初年间,有一位举人往京城赴考,途经盐灶村时,遇暴雨,连日不晴,道路泥泞,无法举步。举人在这里举目无亲,正在心焦之际,盐灶港头村乡民林宗伯见状,邀他到家中,安排住宿。举人一住数日,膳宿无忧,便安心攻读。几天后,雨停水退,告别时,举人对林宗伯感激不尽,表示日后如能发迹,一定要报答大恩大德。

举人上京赴考,果然金榜题名,被封为御史,准其回乡报喜。他途经盐灶,特意拜访林宗伯,林宗伯见举人现在已是御史,高兴万分。御史对宗伯说:“此次行程匆匆,未备厚礼相赠,请你在我随行物品中任取一盒作为答谢之礼物。”宗伯推辞不过,只好随便指了一只盒子。谁知这只盒子里装的是御赐的,用来围田选地的御史旗,得此旗后可以任选田地,从插旗到三声铳响,插得多少田地便尽归已有。四乡六里的村民闻知此事,忧心忡忡,惟恐田地被御史旗所插,都来求宗伯网开一面。宗伯情知乡亲困难,而御史又是一番心意,真是左右为难。最后只好直奔莲花山,在山麓伯公岭随便插了几丘荒地。宗伯插旗围田后,自耕自食。因山路崎岖,为行走方便,在过往的小沟上架起一座石板桥。后人为了纪念宗伯,便将这桥称为“拍铳桥”。

揭阳地都翁厝寮有座“恩公桥”,一听这桥名,人们就会断定这桥肯定与报恩有关。

清朝年间,揭阳地美都翁厝寮有一个叫翁老忠的老人,忠厚老实,邻乡间里都十分敬重他。当时,这里有一条河叫蛤溪,蛤溪有一个渡口叫熠港口。翁老忠每日在渡口摆渡,借此谋生。有一天早上,一个年轻人刚走上船,便催翁老忠开船,说要过番,因走得太急,汗流浃背,便脱下上衣放于船沿。船到对岸,那个人上岸便走,把上衣给忘了。

翁老忠打开包一看,里面竟是一只金镯子。他仔细一想,可能是早上那个走得匆匆忙忙的年轻人的,那个人过番,定是生活所迫,而现在掉了这只金镯子,岂不是雪上加霜?料想他一定会回来找,便把船开到对岸,一直等着。一直等到日已将暮,才见那个青年神情颓丧地回来。翁老忠一见,故意问:“后生囝,有什么为难之事?”

这年轻人一听,长叹一声:“我蔡端源今日屋破偏逢连夜雨,因家境穷困,本想过番谋生,妻子把她嫁妆中的一只金镯子给我作路费,竟然丢了。”翁老忠听了,把外衣、金镯子交给他,说:“后生囝,我等了你整整一天了。”蔡端源一见,十分感动,跪谢说:“伯伯,我这次过洋若能发迹,定要报答你。”

蔡端源到了国外艰苦创业,经过10多年的艰苦奋斗,终于成了一个有钱人。他时时刻刻不忘渡伯的恩义。这一年,蔡端源回家省亲,特意上渡口找渡伯。一打听,原来翁老忠已经过世,摆渡的是他儿子。蔡端源对他儿子诉说了当年丢金镯子的经过,并送上一袋银元。谁料他儿子说:“家父一向忠厚,这是他应该做的。若他在黄泉知我接受你的财物,一定会生气的。”蔡端源再三请求,他都不肯接受。

蔡端源千思万想,终于想出一个方法,将这些银子用来建一座桥,造福一方百姓。蔡端源还嘱咐,这座桥要叫“翁公桥”,以纪念当年翁老忠拾金不昧,成全自己过洋的善举。但翁厝寮村民认为,翁老忠固然值得称誉,蔡端源乐施好善,造桥方便往来行人,值得人们纪念,便在石拱桥上刻上“恩公桥”三个大字,以表示对两位好人的共同纪念。

在桑浦山将军峰东南的大王坑有一座古桥,叫“蒙亨桥”。当地流传着一个优美的传说。

明朝时期,桑浦山将军峰东南山下有一个村叫南陇村,村民陈蒙就住在村边。有一年,一个姓傅名亨的秀才上省城赴试,路经此地。到了大王坑渡口,见这里一无舟楫,二无桥梁,秀才只好脱下鞋子涉水过河,过了东面刚要穿鞋,发现鞋子有点破了。刚好蒙伯的凉棚就在渡口不远处,他便上前请蒙伯补鞋。这时,天气炎热,傅亨便将行李卸下歇息。蒙伯手脚利索,很快便把鞋子补好了,傅亨披衣上路。

蒙伯中午收拾行当时,发现有一个包袱,打开一看,里面有四锭银子,一只玉镯。蒙伯心想,这一定是早间那一位秀才遗失的,便放着等那个秀才回来取。可一直到太阳下山,仍不见人,只好暂带回家。就这样,蒙伯一天一天地等,转眼过了3年。一天中午,来了一个客商,他坐下后边交谈边看着蒙伯的那个包袱。蒙伯此时脑际一闪,此人莫不是当年赴考的秀才。二人相认,方知当年秀才掉了盘缠后误了考期,只好在省里谋生,于今才回乡。

蒙伯问:“何以当初不回来取?”傅亨说:“只因急着赶路,到省城后方知失落,待要回来,又恐白走一遭。因此只好自认晦气,在省城卖文求生,而今经商,略有盈余,方得回家。”

蒙伯把包袱送上,傅亨将包袱打开,看见里面的东西分毫不少。傅亨十分感动,把包袱包好,送到蒙伯面前,说:“我实在不相信有此事,为表心意,权将此物奉送你做个纪念。”

蒙伯说:“我若贪财,还等到这个时候?此物既见原主,你就取回去吧。”两个人一个执意要送,一个执意不受。你推我让,过往的行人见此情景,问明缘由,莫不交口称赞。刚好地美都都事从这里经过,他问明原委后,建议用此银子建一座桥,方便四方百姓。两人听了,十分赞同。为了纪念两人的美德,遂将此桥命名为“蒙亨桥”。

饶平黄冈有一条姑嫂桥。关于桥的来历,民间流传着一段悲催的感人故事。

从前黄冈河并无桥梁。有一个渡工,家有一妻一妹。他终日摆渡,靠一点儿工钱养家活口。不久,渡工积劳成疾,病死了。家中失去撑梁柱,生活顿成问题。渡工一死,渡口无人摆渡,来往百姓十分不方便,只好淌水过河。河水涨时,只好望河兴叹。姑嫂见了,暗中商量,与其坐吃山空,不如出去摆渡,利人利己。于是,姑嫂两人早出晚归,摆渡渡人。姑嫂两人,在风平浪静的日子摆渡还可以,但风急浪高时就危险了。有一次,船到河中央,因风浪太大,船被打翻,乘客都被冲走,只剩下姑嫂两人,死里逃生。

这给姑嫂俩很大的打击,她们深感内疚,决心建一座桥,以方便过往行人。群众知道后,十分感动,纷纷跑来相助。很快,建桥的木料齐备了,一条小木桥不久就建好了。但是,一天夜里,洪水暴涨,小木桥被冲得不见踪影。姑嫂俩并不气馁,洪水退后又重新建桥,但不久又被洪水冲垮。第三次桥刚造好,洪水又来了,姑嫂俩急了,两个人奋不顾身,跳下水紧紧抱住桥柱。大水过去了,桥保住了,姑嫂俩却不见了。后人便将此桥取名为“姑嫂桥”。

图片

至今,姑嫂桥仍屹立在黄冈河上,默默地诉说着那姑嫂建桥护桥的感人故事。

普宁有条“百里桥”,桥实际很短,但缘何叫“百里桥”?当中有个故事。

图片

明朝时,有个姓安的人来普宁当知县。上任时,京城里头当大官的亲戚交代让他代买些潮州特产,但却只是交代而没有付钱。

安知县千里迢迢来到普宁,才知普宁是个穷得出名的地方,捞不到什么油水,而朝廷这些大官亲戚又得罪不起。这怎么办呢?这安知县颇有一些歪才,挖空心思吞食朝廷钱银。他想起城里有座昆头山,城外东面有座马头山,西面有座赤岗山;城内有青屿、冬瓜屿、苦竹屿这些村落,就写了一个奏本,报说普宁城有三山五屿、一条大河横在东面,百姓商旅出入,甚是不便,拟建百里桥,需纹银万两。安知县一手好文章,奏表中,忧国爱民之心可鉴。皇帝看了,御笔一批,同意拨款建桥。安知县接到钱后,银子大部分饱了私囊,只用了其中一点钱,叫石匠动工在东门外小沙溪上架起一座石桥,并在石板上刻了一百坎。还在东面桥头竖起一块大石碑,刻上“百里桥”三个大字。 

恩公桥、蒙亨桥、姑嫂桥等,是感恩之桥,纪念之桥;百里桥则是耻辱之桥,警示之桥。民间需要感恩之桥,纪念之桥,也需要耻辱之桥,警示之桥。

在潮阳一中校内,有一座古老的石板桥,这就是有名的“望仙桥”,望仙桥有故事。

据说很久以前,有一个人一直渴望得道成仙。有一年夏天夜里,他来到桥上乘凉,坐着坐着就迷迷糊糊地打起瞌睡来。朦胧中,看到两个童子走了过来,边走边说:“听说明儿八仙要经过这里。”还说:“吃了八仙的唾液会长生不老。”两个人走远了,这个人猛一激灵,醒了过来,而刚才的梦境还历历在目。

图片

第二天一早,这个人就来到石桥上,等着八仙到来。可是一直等呀等呀,直等到傍晚,还没见一个人影到来。就在他打退堂鼓的时候,桥那边来了8个人。这个人大喜,但仔细一看,连称霉气,原来来的哪是八仙,而是八个衣衫褴褛的穷乞丐,他们还笑嘻嘻地伸手向他要钱呢。

这天夜里,这个人又梦见前天夜里那两个人,他们笑嘻嘻地调侃他:“真是有眼不识泰山,那八个要饭的就是八仙所变,你的仙缘太浅了。”

这个人醒来,万分懊悔。但他又不甘心,第二天又早早来到石桥旁等着。等呀等呀,直到晌午还没有看到一个人影。这个人急了,就在这时,两个麻风病人一拐一拐地从桥那边走来,形象跟昨天的八仙一模一样。这个人大喜,忙迎上前,跪着求情。

两个人莫名其妙,面面相觑。这个人跪在地上,口口声声要讨一口痰吃。两个麻风病人见一时难以脱身,便随便吐了一口痰给他。这个人大喜,忙把痰吃了,这时,只听两个麻风病人哈哈大笑,并骂道:“疯了!”这个人听后,又羞又急,连忙吐个不停。

“行彩桥”是揭阳一项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活动,已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。行彩桥分为三个阶段:正月十一“行头桥”,正月十五“行二桥”,正月十六“行尾桥”。因为人们都想博个好彩头,所以正月十一这天的行彩桥活动最为热闹。行彩桥时,人们将石狮桥围得水泄不通,一边行桥一边摸着桥头的石狮人们行头桥,喜欢摸石狮桥头的石狮,正所谓:“摸狮头,事事贤;摸狮耳,生阿弟;摸狮额,有好食;摸狮鼻,写雅字;摸狮嘴,大富贵;摸狮肚,娶雅亩;行桥中,嫁雅安。”揭阳“行彩桥”习俗由来有故事。

图片

从前,揭阳城里河道纵横,大小桥梁星罗棋布,有近百座之多。古代揭阳城常遇洪涝灾害,百姓苦不堪言。

有一年,城中有一老者,夜里梦见遇到一位白发长髯老翁对他说:“今年揭阳城将有大难降临,元宵节前行过彩桥的人,便可保平安,免遭厄运。”老者过后一说,城中人人知晓。

说也奇怪,这年,正当人们欢天喜地准备过元宵节时,突然大雨滂沱,榕江南北河水暴涨,洪水象猛兽顷刻而至,船被冲走了,城被淹了,百姓生命危在旦夕。此时,忽听霹雳一声,空中闪出一团火花,一位仙女飘然而至。她抖动手里一条条彩带,化作一座座美丽的彩桥,让人们行过彩桥以逃难,使全城百姓安然无恙。从此,每年正月十一行彩桥便相沿成俗。

明代人们行彩桥必先走县衙门前的太平桥,民国时拆了,人们就走石狮桥。

乌桥位于汕头洄澜新溪出海口上段,南岸接同平路,北岸连同济直路。民国初,洄澜新溪下流近出海口的地方建了两座木结构桥梁,连接南北岸,桥身通漆黑色油,故这两座桥分别称为“内乌桥”和“外乌桥”,内乌桥的桥南头连通同平路,北桥头连通同济直路。外乌桥南桥头在永平路尾和商平路尾之间,北桥头通往同济北海旁、三德永货栈一带。1921年秋,同济善堂出资3万元将内乌桥改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,以同济善堂名义改名“同济内桥”。改造后的“同济内桥”,市民不习惯称“同济内桥”,称作“乌桥”,而将外乌桥称作“柴乌桥”。“柴乌桥”于1950年代年久失修而毁。“乌桥”于“文革”期间改名“红桥”。1979年恢复“乌桥”之名。乌桥是乌的,但是汕头人民也曾经鲜血染红了乌桥,是一红色光荣历史之桥。

1939年6月21日,汕头沦陷。乌桥是日本鬼子的一个重要岗哨,过往人等,都要接受搜身检查,每天,都有几个过路人被指认为抗日分子而被日本鬼子用刺刀活活挑死,然后扔进江里。日本鬼子把屠杀中国老百姓当作娱乐,汕头人民的鲜血染红了乌桥。

有一天黄昏,乌桥岗哨的两个值勤鬼子兵忽然失踪了。日寇头目知道发生意外,如临大敌,一方面增加岗哨卫兵,一方面在周围进行搜查。日寇头目万万没有想到,忽然又一个执勤的鬼子兵被打死在北海旁石篱边,石篱上写着:“打死日本兵者,十三太保也!”日寇头目找来地保了解“十三太保”是何许人,这地保还不是真心向着日本鬼子的人,有意夸大其词吓鬼子:“这十三太保是十三个会飞檐走壁,来去无踪,百发百中的绿林响马,汕头埠的商家无人敢对他们说个不字。”日寇头目知道遇上强硬对手,对当地民众的迫害不敢升级,唯恐迫之甚,反之烈。

图片

十三太保何许人?他们原是一群打家劫舍的盗贼,有说是十三个人,有说只是五六个人,“十三太保”只是这个团伙的外号,并非实际人数是13个。他们在汕头沦陷前对社会为害甚大,富户和商家既恨又怕。想不到国难当头,他们能识大义,奋起对敌,时人对此称赞有加。据说,在整个抗战时期,“十三太保”不时袭击敌伪,后来不知所终。

桥是民众心中的丰碑。桥因有故事而出名,故事因桥而精彩。我们行桥,我们过桥,我们爱桥。我们要讲好桥的故事,让桥的故事长久不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