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方文化
当前位置 : 首页 >地方人文 > 地方文化 > 正文

侨乡的小吃,潮汕有故事

时间:2024-01-09 16:15:13       点击:
更多

      潮汕人对凡是用米粉、面粉、薯粉等材料,经加工制成的食品,都称为“粿”。粿的品种繁多。潮汕粿品主要用于时年八节的祭神、祭祖、祭礼等民俗活动,以及过年过节的喜庆活动。

旧时的潮汕,做粿是姿娘仔必须掌握的一门技巧,会不会做粿,会不会做雅粿,是衡量一个姿娘是否是“贤妻良母”的重要标准之一。旧时逢年过节,家家户户的姿娘都要不辞劳苦地做粿,精心细致地做雅粿。在长年累月的做粿、吃粿、送粿中,产生了丰富而风情万种的潮汕民间粿故事,形成特色鲜明、内涵丰富的潮汕粿文化。

鲎粿是一道潮汕名小吃。据民间传说,鲎粿是一位媳妇为孝敬无牙婆婆而创制出来的。

图片

潮阳县城有一人家,婆婆年迈无牙,不便咀嚼食物,以致消化不良,肚常“生风”。民间本来有制腌“鲎鲑”的爱好,因鲎肉无腥味,能助消化祛风,为老年人佐餐之需。这家人的媳妇,对婆婆尽心体贴,制了鲎鲑供婆婆佐餐,可是婆婆不会咀嚼粥饭,仍不能如常进餐,日见消瘦。媳妇心里又疼又急,怎么办呀?要是有一种适合她老人家吃的小食就好了!她想呀想,试呀试,终于制成了一种象粿一样的小食品。婆婆一尝,哎呀!这粿稠软而不沾粘,竟可咀嚼,觉得分外香甜可口;吞咽下去,到肚里还是热乎乎的,很是舒服;进食后,不仅不会“胀风”,而且消化正常。由于消化正常,身体很快康复了。婆婆问媳妇:“这是什么粿?”媳妇因为粿里掺了鲎汁,就答:“鲎粿。”

揭阳“乒乓粿”也是一道潮汕名小吃,其原名不叫“乒乓粿”,而是几易其名。

图片

南宋末年,元兵入侵,兵荒马乱,饥寒交迫,老百姓只得啃草根,吃野菜度日。在吃野菜过程中,人们发现一种叫“鼠壳草”的野菜,不仅无毒好吃,还有香味。后来日子太平了,有人便用“鼠壳草”混合糯米去碾成粉,然后以粉为粿胚加佐料做成粿,蒸熟后呈暗褐色,吃起来别有风味。因为它是黑色的,揭阳人就称之为“乌粿”。此后,人们每逢喜庆之事,都要做“乌粿”,但“乌”字不大好听,人们就用粿胚的原料一一“鼠壳草”来作为它的名称,改称“鼠壳粿”。

后来,人们又改用“槟醅麸”作“鼠壳粿”的馅子。“槟醅”就是把糯粟装在密封的铁罐内,爆炒熟,过筛去壳碾碎。做粿时,每斤摈酷麸加熟白糖一斤、芝麻二两、花生三两、橙糕五钱。每斤鼠壳粉做30个粿胚,大小如半粒槟榔那么大。由于揭阳“槟醅粿”独具一格,又是潮汕地区少见,加上风味独特,故此名声远传海内外。

晚清时,揭阳县城内南门有个叫李奇遇的,专门经营槟醅粿生意。在保持槟醅粿原有风味的基础上,发明了加印(盖在上面的图案印模)和用豆腐膜垫底,既美化了摈醅粿的造型,又便携带。他每天只做一担槟酷粿在总爷宫前摆卖,那些想要品尝又怕买不到的人,都得一早就到总爷宫前等候。

1947年,揭阳小食师傅谢洽到汕头乌桥头摆摊卖槟醅粿,闻知是揭阳槟醅粿,群众抢购一空。“槟醅粿”的叫法,揭阳人本来就很难叫准字音,再加上和外地顾客做买卖,更难听准。1956年,揭阳县饮食行业在一次买卖中,有一外地顾客问售货员:“你再说,这叫什么‘粿’?乒乓粿吗?”因为“槟醅粿”和“乒乓粿”在字音上相近,那位售货员便将就答道:“对,叫乒乓粿。”由于乒乓易叫易写,结果,竟不上几天时间,人们都把“槟醅粿”叫为“乒乓粿”了。虽然叫“乒乓”是错得可笑,却成为公认的名称了。

潮汕人历来好食“粿仔脯”,其由来已久,此物为何人发明创造,民间有一段传说。

图片

揭阳龙溪都人郭贞顺,生于元皇庆元年(1312年),为县邑郭教谕之女,自小淑惠,喜爱诗书。许配潮阳周伯玉为妻,读书更为勤奋,精通经史,尤以数学、诗文为最。

时值元未明初,四方豪杰并起,战争连年不断。郭贞顺深具数学预算之才能,又识读经书,知道潮阳虽远离中原,地处海隅,但难保战争不会至此。若潮阳波及战争,农桑荒废,商贾枯竭,则后果不堪设想,遂计划发明一种粮食,既不影响当时粮食,又可久藏。但日复一日,郭贞顺绞尽脑汁,尚未能发明这种东西。

一天,郭贞顺在喝稀饭,偶然间在饭碗里发现有几小块东西,挟之即碎,嚼之清香可口,遂将碎块放在盘中细看,不知何物,后又到米缸里将米翻个彻底,也未见有异,这时她才记得起今天煮的米是几天前祭拜海神的米,但为何有此东西?她又细细思索……最后她终于发现,几天前在祭拜海神时,有几小块粿条掉落在米盘上,几天后,用这些祭拜海神的米煮饭时,掉落在上面,被晒干了的裸条块和米一起被煮熟后,里面就有这些“挟之即碎,嚼之清香可口”的东西来。此后,郭贞顺便教人将祭神的粿品切成碎片,然后晒干储藏。不久,战祸殃及潮阳,一片饥荒,幸得有郭贞顺发明的“粿仔脯”,才使邑民有充饥之物,渡过难关。

粿汁是潮汕人喜欢的食物,以揭阳粿汁为著,据说粿汁是一位孝妇发明的。

图片

孝妇的家翁是揭阳人,清末来汕头做卤味生意,因为商品质量好,经营得法,积了一些家当。长子继承他的产业,继续经营卤味。因为家业置在汕头,老人也就在汕头居住养老。老人省俭,饮食简单,白粥淋上自家生产的卤汁就是一餐,过节炒一顿揭阳粿条就算是奢侈了。长媳是贤惠之人,知揭阳粿条是家翁的最爱,就经常找借口炒粿条给老人吃。渐渐的,老人牙力不济,连炒粿条也咬不动了。长媳就开动脑筋想法子,用家翁爱吃的揭阳粿条和自家生产的卤汁这两件东西结合起来烹制,几经实践,终于制成家翁爱吃的粿汤。因为它加了米浆,成半糊状,为将其与粿条汤区别开来,后人给它改名粿汁。

蚝烙是闻名海内外的潮汕美食,以蚝为主料,番薯粉、葱粒为辅料。制作时将蚝、番薯粉、葱粒拌匀,鼎加热之后,敷上一层豆油或猪油,然后将拌均的蚝粉水倒进去,盖上鼎盖片刻,蚝粉水即变成柔软的晶体状,热腾腾,加辣椒酱等调料则可食用,别有一番风味。潮汕蚝烙以“西天巷”蚝烙、湖香蚝烙等较为出名。“西天巷”蚝烙品牌是由竞争而来的。

图片

旧时,汕头埠经营蚝粉的店铺很多,在漳潮会馆(俗称老会馆)侧旁形成集市。后来,厨艺有改进,加盖焖熟改成厚油煎熟,使食物口感更佳,食客自然将其与此前的蚝粉区别开来,称之为“蚝烙”。“老会馆蚝烙”一时誉满粤东。

1930年前后,外地人杨老二想加盟“老会馆蚝烙”集市,可惜没有插足之地,就找到升平路与同平路丁字路口西南侧的一条小巷巷口摆摊设点。杨老二的蚝烙更好吃,外脆内嫩,食客纷纷从老会馆旁跑到这边来。不久,又有胡锦兴、姚老四等人步杨老二后尘,在同一小巷择铺面经营同种生意,形成新的蚝烙集市。这条小巷南北走向,北通升平路,南接永和街。当时永和街头有一家很有名气的“极乐”素饼店,有好事文人以“极乐”对应“西天”,以“素饼”对应“蚝烙”。后来,这条小巷命名为“西天巷”。

爱西干面也是一道潮汕名菜,民间传说是一孝子发明的。

图片

民国初年,一位姓卢的客家人挑着担子,每天在国平路尾衣锦坊一带卖泡饺面汤。一天下午,一个中年男子急匆匆来到阿卢的饺面担前,请阿卢立即给他泡一碗面,沥干,什么都不加,阿卢照办了,中年男子端着无汤汁的熟面,急匆匆走了。

第二天,中年男子又来了,向阿卢提出同样的要求。阿卢忍不住,问中年男子,没水没汁又没加任何配料的面条,怎能吃呢?中年男子告诉阿卢,他父亲得了厌食症,久医不见效,他很着急。昨天,他父亲忽然提出要吃炒面。他父亲还有一个怪癖,说要吃什么东西,如果没能立即送到其嘴边,拖延时间久了点,又不想吃了。所以,在无准备的情况下,老父亲忽然提出要吃炒面,做儿子的怎能不着急呢?好在他脑筋转得快,到阿卢这里泡了面,沥干水,回家里拌上猪油、芝麻酱等调料,赶紧送到父亲嘴边,想不到父亲赞不绝口,今天又提出要吃“昨天那样的面”。

阿卢做了这宗生意,大受启发,潜心研究,调制了很好吃的酱料,把泡饺面汤的生意转轨为调制干面、干饺,生意出奇地好。有了积累,请风水先生帮忙,择旺铺作为固定店面,扩大经营范围。风水先生帮他定下西南通北侧,打石街头门向西的一间店面,取名“爱西”,理由是商铺门向西大发,称“门向西,钱银赚到无人知。”

爱西干面因“门向西,钱银赚到无人知。”但如今的汕头人,大多认为铺面向西不吉利。我们是否应该从爱西干面的故事中获取有益的启迪?

“猪肠胀糯米”是一道传统的潮汕名小吃,据说它是情急逼出的。

图片

从前,有一个年轻人在澄海县城卖猪肉。那年临过年,因生意好,忙不过来,就将妻子叫到肉案前帮忙了二、三天,待到大年三十下午忙完回到家,才发觉连过年的粿品都来不及做。他们带回大量的猪肠,夫妻俩只好“因材做菜”,制作供品,有卤猪肠、大蒜炒猪肠、咸菜炒猪肠……还剩下好几段,丈夫看见原先备好准备做粿品的糯米、花生仁、香菇、虾仁等物,突发奇想,就叫老婆帮忙,将这些物品配量灌进猪肠里,肠的双头插上竹签锁住,以防馅料倒流出来,然后放到沸腾的水里煮。“猪肠胀糯米”就这样诞生了。

潮汕流传着一句俗语:“生理(即生意)细细会发家,工夫大大只度生。”据说,这句俗语的原版本是“粽球细细会发家,灰匙利利只度生”。这句俗语凸现潮人崇尚经商的思想,其典源来自汕头著名的老妈宫粽球。老妈宫粽球以“双烹粽”最独特,即每个粽球有咸甜两种馅料,六边棱,四个角,个头大,外观纯雅。民间流传着张强德与老妈宫粽球的故事。

图片

民国初年,张强德从乡下来到汕头埠卖粽球的,夜间点灯在家里制作,日间在儿子张良杰的帮助下,到升平路头老妈宫邻近墙角摆摊叫卖。当时老妈宫是汕头埠的闹市,地利好,且张强德制作的粽球货真价实个大,最适宜基层民众吃用,生意很是不错。尽管生意好,但是张强德不愿意儿子以此为终身职业,因为干这一行太劳累了。

当时老妈宫正在修缮,张强德十分羡慕那些有一技在手的工匠,受人尊重又不致如做生意般辛苦。他劝儿子去学习嵌瓷,说:“把灰匙的工夫学上手,就不愁会饿死。”张良杰的人生观却与父亲截然不同,热衷生意之道,他拒绝父亲的要求,说:“粽球细细会发家,灰匙利利只度生。”大意是:莫小看经营粽球这小食物,这小小的生意说不定有一日会大发呢。莫羡慕那些灰匙挥舞起来令人眼花缭乱的工匠,他们只靠工薪,是发不了财的。

张强德死后,张良杰把生意做大,在老妈宫对面的新关街租了一间铺仔,开设了顺德号粽球店,店里挂着“食定正知”的条幅。张良杰生意日益兴隆,遐迩都闻知有“老妈宫粽球”和“食定正知”这句广告词,却鲜有知“顺德号”者。

图片

普宁豆干是潮菜的一个品牌,以其皮酥脆、肉嫩滑、味清香而驰名。在潮汕城镇、乡村中卖豆干的小摊和小食店星罗棋布,不仅在潮汕享有盛誉,许多酒楼和小摊档都有“普宁炸豆干”这道菜,而且在国内外各潮菜馆,它也是不可或缺的代表性潮菜之一,在泰国、越南、老挝、柬埔寨、新加坡等地,也有普宁华侨经营豆干生意。

其实,普宁豆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。普宁地处丘陵,依山傍水,其水质有如山泉水,十分适宜制作豆腐;也因为普宁地区盛产大豆,就地取材的原因。据有关史料记载,潮汕地区首先制作普宁豆干始于明朝初期,是广东省普宁市燎原镇光南村人。这里面有故事。

图片

元朝末年,群雄并起,陈友谅被朱元璋打败之后,他的军师何野云 (人称虱母仙))流落到普宁一带。在当地,何野云除了为人选地建房、造寨门、修坟墓之外,还教授了一套制豆干的特别手艺。

当时,光南村的二世祖母逝世,请何野云选地造墓。期间,他教会了光南村人做豆干。从此,光南村人便制作豆干到集市上出卖。而制作豆干剩下豆渣,他们便用这来喂猪,代代相传了。

潮汕小吃并不小,潮汕小吃乾坤大;潮汕小吃故事多,多故事的潮汕小吃彰显文化内涵,充满文化魅力,凝聚文化精神,富有文化价值。讲好潮汕小吃故事,潮汕小吃精彩无限!

作者:陈友义